主辦單位: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廣東省監察委員會
合作單位:南方新聞網
粵ICP備10233762號
清茶一杯話人生、敘友誼,清風明月、以廉為美,莫不樂哉。
“茶”字出于《爾雅·釋木》:“槚,苦荼(即原來的‘茶’字)也?!辈璧墓欧Q還有荼、詫、茗等。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中論茶甚詳,其中,對茶的藥理作用有如此表述:“茶苦而寒,陰中之陰,沉也,降也,最能降火?;馂榘俨?,火降則上清矣?!?/p>
“茶”字拆開,就是“人在草木間”。由此可見,茶與人的互相映照中,有著天然的融入自然、淡泊名利的基因,也蘊含有天人合一的境界。在繁忙的工作之余,與一杯清茶相伴,看見的是騰騰升起的茶氣,聞到的是淡而彌久的茶香,品到的是略帶苦澀的茶味,既有放松身心的功效,也有催人清醒的意味。
“茶之為飲,發乎神農氏,聞于魯周公?!敝袊遣栉幕l祥地,在長期的品飲中,中國人賦予茶深刻的人文性。陸羽在《茶經》中提出“精行儉德”,倡導茶的美好品質應與品德美好之人相配,可謂茶德之始。近代茶學家莊晚芳教授將中國茶德概括為“廉、美、和、敬”,并具體詮釋為廉儉育德、美真康樂、和誠處世、敬愛為人。以茶敬客,同聞清香,共敘友情,康樂長壽;德重誠和,勤儉育德,清茶一杯,器凈水甘。時光流逝中,茶文化的光芒由古及今,愈發耀眼。茶文化中蘊含的揚清抑濁、自我凈化等優秀因子,無疑是每個人為人處世的營養素。
茶與廉的淵源,可追溯到遠古。據記載,周武王在“伐紂會盟”時,“以茶代酒”招待各路諸侯和部落酋長,以此明志,增強伐紂的正義性與號召力?!稌x書》記載,魏晉南北朝時,王公貴族貪斂成風、奢侈盛行,每天飲食靡費驚人。對此,一些志士主張“以茶養廉”,冀望陶冶情操、移風易俗。東晉名臣陸納,清正節儉,以清茶、素果接待客友,傳為佳話。
晚唐劉貞亮著有《飲茶十德》一文,他提出:“以茶散郁氣,以茶驅睡氣,以茶養生氣,以茶除病氣,以茶利禮仁,以茶表敬意,以茶嘗滋味,以茶養身體,以茶可行道,以茶可雅志?!辈铦櫟?,“茶之為用,味至寒,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”,傳遞著嚴格遵守道德規范、節約內斂的鮮明導向;茶養氣,與茶為伴,時日一久,自然清氣升而濁氣降,有助于身體康健、心氣平和;茶正行,茶的禮儀與內涵的不斷滋養,有利于人們向善向上。一個人的德、氣、行正了,清風正氣自然水到渠成。(周玉泉)
附件:
主辦單位: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廣東省監察委員會
合作單位:南方新聞網
粵ICP備10233762號
nyqfw@gd.gov.cn
投稿郵箱